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引入融资

发布时间:2013-01-18 14:20:28

经过将近三年的实践,宝钢不锈钢部终于从节能减排上尝到了甜头。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宝钢不锈钢部通过和宝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节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以来,累计产生效益225万元、节省1300多吨标煤,尽管数字不大,但却意义重大。

这次的合同能源管理也是一次内部之间的实验,其方案是,起初宝钢不锈钢部与宝钢节能之间合作,由后者出钱来对宝钢不锈钢部进行节能改造,而这笔改造费用则是宝钢节能凭借改造方案向浦发银行贷款而来的,最后,宝钢节能从宝钢不锈钢部改造之后的节能效益中收获利润,如此,用银行的钱,宝钢不锈钢部与宝钢节能轻松做了一回无本的生意。

如今,这种可谓三方共赢的新模式在我国日渐兴起,随着产业升级,类似的节能改造项目已在全国展开,按照《“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产值有望达到1500亿元,而日后中小企业在节能改造方面的融资也有了新的途径。

节能引入保理融资

750高炉汽轮机冷却塔节能改造是宝钢不锈钢事业部将节能项目与合同能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次契机。

这座冷却塔投运于2000年,由于技术有限,且运行时间长,能耗较高。但是仅依靠部门内部来出资进行改造,该部门的资金又面临不小的压力。所幸,2010年宝钢成立了上海宝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不锈钢部就决定将这个项目尝试与节能公司合作,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来进行。

所签订的《不锈钢事业部750高炉汽轮机冷却塔节能改造》项目合同显示,作为节能服务方的宝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节能改造项目工程全部投入,合同期内按照合同规定的比例与不锈钢事业部分享由节能改造所带来的降耗收益。

这是一次典型的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实施,即企业从未来的减排效益中获得降耗的收益,但是从开始实施改造到从改造收益中获得效益,其中有一段不短的时间,显然,资金的压力要由节能服务商来承担。

节能服务企业和被服务企业之间寻找一根撬动资金的杠杆成为合同能源管理链条上必需的环节,而事实上,这个具有潜力的市场也吸引了很多金融机构纷纷布局。

宝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浦发银行正是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银行之一。2010年,浦发银行就面向全行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和合同能源管理IFC损失分担融资产品。

浦发银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杨斌告诉记者,“经过浦发银行确认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公司可基于该项目节能服务合同项下的未来收益权通过浦发银行取得融资支持。”

据了解,在这种融资模式下,浦发银行以“未来实现的收益”作为质押,向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浦发银行按照该项目未来收益的一定比例,提前将该项目未来的收益一次或分次发放给企业。

而新推出的“合同能源管理保理融资”项目,浦发银行对宝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未来收益权提供保理业务,以120万元买断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提前获得收益,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

“这需要银行对项目的节能前景有较为精确的测算,对节能服务企业而言,这相当于将未来的收益风险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规避,尤其是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型企业的流动性困难能够得到解决。”杨斌说。

目前,中国节能服务公司整体情况看,70%左右都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以技术实施、项目实施为主要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占比居多,因为整体规模较小,大多属于轻资产企业,可抵押资产少,缺乏良好的担保条件。

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已为国内53个绿色信贷项目提供超过33亿元的贷款,预计年节约19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95万吨。53个绿色信贷项目遍布全国,覆盖了全部37家分行中的23家,涉及钢铁、水泥、煤炭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多个行业。

金融搭台 企业唱戏

“大型集团化企业向绿色产业转型过程中,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等都是未来节能服务改造的重点突破领域。”杨斌说。

为此浦发银行推出的《绿创未来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2.0》中,对产业链上的多层融资需求进行了分解,涉及能效融资(工业和建筑能效)、清洁能源融资、环保金融、碳金融和绿色装备供应链融资多个业务领域。

现在,节能服务市场吸引到的还不仅仅是银行,一些设备制造商也开始将这一块领域划入自己的业务增长空间中。

以机械设备生产见长的西门子公司,其切入的点就放在了“租赁”模式上。由西门子融资租赁公司为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提供的楼宇节能改造工程中,由西门子融资租赁公司提供前期的设备和技术投入,在五年半的时间内,通过节能获得的收益来返还投资。

改造完成后,这座建筑物的能耗降低了12% ,相当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7吨,节电约150万千瓦时。

对于一些无力承担初期改造投入的节能企业而言,融资租赁的方式相当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进行改造投资;而对于设备经销商而言,则可以避免企业因为无力购置设备而丧失销售的机会。

国际上常见的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有四种商业模式:节能效益分享模式、节能保障型模式、外包模式、租赁模式。在中国,最常用的是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但其他几种方式也有厂商在尝试,例如外包模式,由节能服务公司把企业的余热余气发成电并负责电厂的运行,再把电卖给这个企业,整个过程全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

“通过几年的探索,金融机构已经对节能效益的判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甚至已经制定出一些测算和考核的标准,这使得这类企业获得融资变得更为容易,而更多形式的节能融资服务模式的应用,更给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1月18日,在国家发改委环资司、 组织召开的银行业节能贷款业务座谈会上,中国节能融资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据悉,目前世界银行与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合作一个课题,即制定统一的节能量计算方法以及由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来确认企业的节能量。

而在此之前,目前有6家单位获得发改委和财政部的资质认可,为申请节能补贴的企业进行节能量确认。

显然,一旦这个标准得以建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有客观的依据来评估节能服务融资的成本和收益,帮助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实现融资。

融资解码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成本的一种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约定节能目标,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节能服务公司多以可预期节能效益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